7月初的南京,连日高温少雨,扬尘风险骤增。
一架环境监测无人机从浦口生态环境局无人机机场腾空而起,掠过几处在建路桥项目,仅用8分钟就捕捉到一处工地PM2.5超标的数据,实时回传至监控中心后,环境执法人员随即赶往现场处置。
这是当地低空经济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最新应用场景。2020年,南京入选全国首批、江苏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作为核心承载区的浦口高新区,以“一中心、两平台、多空域”为架构系统推进产业生态建设,已初步形成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保障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体系,一座充满活力的“天空之城”正加速崛起。

南京低空综合飞行基地的无人机飞行训练场。人民网 赵登岩摄
应用优先 开拓场景
“环保执法点多面广,过去人工巡查每天一次,引入无人机后巡查频次提升到了每小时一次。”浦口生态环境局污防科副科长朱鸿伟介绍,预设航线后,无人机可对辖区进行网格巡检,并将数据实时回传到地面,实现对PM2.5等11类污染因子的智能预警。
当传统环保巡查还在依赖人力时,浦口区已建成运行南京首个生态环境低空监管平台,为大气、河流、山体等环境污染防治装上“天眼”。平台运营方江苏大翼航空Java架构师赵为正说:“从大气质量监测到河流断面水质分析,从森林植被覆盖情况调查到固废偷排行为识别等,无人机都能一目了然。”
浦口低空的繁忙,远不止于此。98公里长江江面上空,无人机常态化巡航入选全国示范场景,系留无人机以20倍于“蜘蛛人”的效率完成高楼幕墙清洗,江苏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有序运转,被称为“空中的士”的eVTOL完成吨级以上重载往返飞行测试……
浦口区无人机产业起步于2017年,现已开辟4片无人机适飞空域,面积达630平方公里,占南京全市约30%。在南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看来,这不仅为无人机起飞、通航创造了条件,也为当地打造丰富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提供了空域支持。
去年以来,浦口区先后对接10余个市级和区级部门开展社会治理和低空物流应用场景打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先行先试,释放出一批无人机重点应用场景。今年4月上线的“一网统飞”平台,则将原本分散的应用场景进行整合,建立起覆盖生态环保、城市治理、应急安全等5个领域的统一线上管理平台。
政府部门通过平台一键“下单”,由具备资质的低空经济企业承接服务,大大提高了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一网统飞”平台上线以来,已为浦口区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交通集团等10余家单位处理派发订单30余件,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了40%以上。
夯实载体 护航飞行
迎着晨光,南京低空综合飞行基地的无人机飞行训练场热闹起来:草坪上,10余架多旋翼无人机整齐排列,20余名学员围在教练身边听讲实操要点:“今天重点练应急返航,风速超过三级必须切换手动模式。”接受培训并通过考试后,他们将成为合格的“飞手”。训练场附近的垂直起降场上,多架无人机依序起飞,正在进行稳定性测试。
这片被低空经济激活的土地,位于长江与老山之间,曾是岗冲交错、茂植丛生的城市远郊。如今,新投入运营的飞行基地已成为集无人机试飞、无人机飞行培训考试和低空企业落户的重要载体。
翱坤航空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正是被这里的配套吸引而来。“基地有800×20米跑道、7块停机坪、13个垂直起降场和5400平方米机库,完善的配套在长三角首屈一指。”考察多个地区后选择落户浦口高新区,该公司总经理迟军显然做足了功课。他介绍,公司计划在这里建设占地1400平方米的航空装备试验试飞基地,为各类航空装备的技术验证和适航认证提供服务。
“一期项目投用以来已培训‘飞手’300多人次,完成各类飞行测试571场,吸引亿维特、迈杰科等7家企业入驻。”南京低空综合飞行基地现场负责人张春辉介绍,目前二期项目正在规划,以满足持续增长的企业入驻需求。
更远大的蓝图正在展开。据了解,浦口高新区还将打造一处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低空科创策源中心、企业创新协同区、产品试飞验证区等五大功能区,以及长江、老山两处场景应用示范区。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浦口高新区与江苏省质检院等单位合作,加快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检验检测中心,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可开展无人机飞行相关参数检验检测、试验认证和适航审定等工作。

中航金城南京分公司无人机生产线。人民网 赵登岩摄
精准招商 强链蓄势
完善的载体配套与丰富的应用场景,成为当地招商引智的底气所在。浦口区科创广场聚集了南航无人机研究院、空天无人系统研究院、中航金城、大翼航空等2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院所,并建成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南京低空科普研学教育基地。
中航金城南京分公司的生产车间就位于这里,由其生产的工业级多旋翼无人机很快将用于南京一家燃气企业的管道巡检。该公司2023年落户浦口高新区,目前已形成年产1200架无人机的生产能力。
同一园区内,南京御风智能科技创始人、总经理刘斌最近忙着洽谈新客户。这位从汽车安全气囊领域跨界而来的创业者,计划依托汽车安全气囊弹射等多学科融合技术,给无人机装上降落伞,为机身、加载物和地面安全提供保障。
“浦口区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浓厚的发展氛围为企业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这几年入区企业增多,甚至在隔壁办公楼就能找到合作客户。”刘斌说,今年企业营收有望达到200万元,预计明年可增长至1000万元。
类似的低空经济企业,浦口高新区已招引超40家,规模约占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我们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未来还需进一步招大引强。”浦口高新区低空经济专班招商负责人王璇表示,当前正聚焦低空保障、整机制造、核心部件、运营服务等产业方向,靶向招引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加快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
2024年8月,浦口区入选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名单,成为江苏省低空经济领域的两个试点地区之一。“我们力争用10年时间实现产业链企业超300家,引培亿元以上企业40家,集聚细分领域头部企业20家。”浦口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创新平台打造、链主企业培育和产业基金赋能等行动,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创新示范区”。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