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  实时讯息 > > 

把青春“钉”在南川热土上

2025-07-24 09:31:00

他以党性为帆把稳前行方向,在岗位上锚定初心坐标;

他用实干作桨驱动“枢纽”运转,让协调统筹高效有序;

他将热忱化作点亮成长的轨迹,引领团队奋力奔赴新征程。

他就是西宁市南川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委员会党总支组织委员、机关党支部书记、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寇冠。

7月,是青海最美的季节。7月22日,“党旗飘扬 青年担当”故事汇记者走进南川项目建设一线,探寻党建引领与实干担当交融的奋进故事。初见寇冠,是在南川管委会综合办公室的文件堆里——他正和青年团队核对工作材料数据,电脑屏上与墙面上贴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数据,手边文件夹里,工作协调记录、重点任务清单分类码放。“办公室是‘枢纽’,得把千头万绪拧成一股绳,才能保障工作推进顺、团队心气足。”1992年出生的寇冠,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与干练。

做政治坚定的“排头兵”

“办公室是单位的‘神经中枢’,一言一行都连着党性、映着初心。”这是寇冠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机关党支部书记,他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工作实践,都以“政治过硬”为第一准则。在他看来,党员干部的“初心”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要实实在在融入每一份文件起草、每一次协调沟通中,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项目落地的具体实践。

走进他的办公区,墙上那张南川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格外醒目——不同色块勾勒出整个南川片区的布局,细密线条标注着路网与河道;在他的学习记录里,“党建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激活青年党员先锋力量”等主题都标注着一段段工作的思路,每当查看规划图时,他总会将党员义务和模范带头作用与片区发展、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实际工作详解,反复琢磨如何让党的建设成为引领项目推进的“动力引擎”。采访中,他的电话不时响起,记者征得同意后留意到,仅当天的通话记录就有78条。“充电宝、充电线从不离身,这是工作常态。”他笑着晃了晃手里连着数据线的手机,语气里满是习以为常的从容。

做业务精湛的“多面手”

初任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寇冠也曾遭遇“本领恐慌”:材料写作难寻头绪,事务协调抓不住关键,服务保障顾此失彼。但他骨子里的韧劲,让他开启“奋进模式”——别人休息时,他钻研历年工作总结,琢磨行文逻辑;遇棘手难题,追着老同事问流程、学方法;自觉学习至夜幕降临,成了办公室常态风景。

如今的他,已练就“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硬功夫。重要会议方案,他亲自把关,议程设置到会场布置,细节反复推演;材料撰写从“无从下笔”到“字字斟酌”,调研报告为项目决策精准赋能;协调工作从“笼统含糊”到“靠前破局”,征地拆迁群众诉求、施工部门衔接,他总能精准找到解题密钥。同事笑言:“有寇书记在,再乱的‘麻团’也能理顺。”日常工作里,遇到跨部门协调难题,他带着年轻干部挨个沟通,以钉钉子精神,啃下业务硬骨头,用行动诠释党员在业务攻坚中的担当。

做扎根基层的“实干家”

2025年年初,西宁晚报车展与青洽会筹备进入关键期,作为南川片区展示窗口的新国际会展中心,正迎来亮相前的最后冲刺。寇冠始终以“党员冲锋在前”的姿态投身其中。从环境优化时紧盯地砖缝隙的平整度,到安全保障中反复排查消防通道的标识规范,每一个细节他都操心到位,因为他深知,党员就该在关键任务中扛起重担。车展次日,见连续加班一个月的同事们满脸疲惫,他悄悄自掏腰包买来二十多杯热奶茶。这一小小的举动,既是同事间的关怀,更是党员以真情凝聚团队力量的担当体现。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墙上一面“联点帮扶添绿意 齐心为民筑家园”的锦旗。这源于辖区碧桂园小区的治理故事——党员们在日常调研时,小区居民反映“小区绿植少,居住舒适度待提升”。寇冠立即以党员的责任担当牵头行动,主动对接各方资源,多方协调苗木,将精心挑选的牡丹、碧桃、丁香等苗木300株送进小区。如今,看着幼苗扎根抽枝、小区环境日渐焕新,他常对身边人说:“民生无小事,党员的责任就是用行动答好每一道题。”7月13日,南川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委员会联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西医结合科党支部,在金十字社区开展“党建共建惠民生 健康服务零距离”活动。当日,优质医疗送到“家门口”,党建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这一贴心的惠民举措,生动地诠释了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担当作为。

从青涩到成熟,从“跟跑”到“领跑”,寇冠以党员身份为炬,照亮奋进之路。在南川片区开发热土上,他如螺丝钉般铆在岗位,用忠诚、担当书写新时代年轻党员的成长答卷。正如他所言:“能参与南川蓝图从构想变为现实的蝶变,是幸运,更是党员的责任。”这份责任,正是他青春最亮的注脚,更是党员担当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