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  实时讯息 > > 

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

2025-07-21 11:04:00

郝 炜

近期,青海降水过程呈现“集中突发、夜雨突出、局地性强”等明显特征,易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理性而言,自然灾害仍有诸多未知性和不可控性,所以防灾减灾一直都是“进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做好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防汛减灾严峻形势,本着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强化灾害防范,扎实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切实把问题想得更全面,把预案做得更周密,把措施落到最前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减灾无小事,要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始终绷紧防汛减灾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始终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促使防灾关口更靠前、减灾基础更牢固、救灾机制更灵敏,筑牢防汛减灾坚固防线。

防汛减灾,于基层见真功,在实干中见真章。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面排查风险隐患,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对野外施工地、景区宿营地、乡村旅游点、夏季牧场、临水临崖路段、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科学研判、提前预警、精准防范、及时处置。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严格落实“叫应叫醒”机制,科学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应转尽转。只要我们强化大局观念、整体意识,各展所长、发挥专业优势,就一定能有效应对灾害带来的考验,将汛期对于群众的影响降至最低。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今天,持续做好常态化防汛备汛工作,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已成为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防灾减灾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也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它关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安全。从个人做起,是筑牢防灾减灾防线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当“人人讲安全”成为共识,“个个会应急”成为习惯,让防灾减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我们就能提升各族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微行动”汇聚“大能量”,用“小细节”筑牢“大防线”,形成抵御自然灾害的强大合力。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灾害从来不是“假想敌”,防范灾害必须杜绝“没想到”。面对未知灾害,我们要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以举措的确定性应对灾情的不确定性。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细化并压实各方面、各层级、各环节责任。哪里灾情严重就战斗在哪里,哪里群众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全力以赴护江河安澜、保一方平安。坚决打好防汛减灾这场硬仗,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让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编辑:韩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