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  实时讯息 > > 

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省政协委员建言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2025-07-11 17:29:00

极目新闻记者 涂梦蝶

通讯员 郑轩

实习生 郭元婷 赵明远 刘畅然

7月10日至11日,政协第十三届湖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举行。会议重点围绕“加快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开展协商议政。近年来,湖北经济规模稳居全国第7,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对外开放取得重要突破,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湖北创新活力?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各位政协常委和委员提出了多项建设性建议。

湖北“九省通衢”,区位优势显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需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倾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为此,湖北省政协常委、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刘剑峰建议,提升长江、汉江航运能力,高效率联通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建设,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性的长江航运“三峡样本”。进一步拓展通往欧洲、亚太的国际航线,拓展鄂港航空合作,培育“鄂州(武汉)—香港—全球”航空客货运快速通道。提升中欧班列通道能级,全方位融入陆上丝绸之路。

2024年,湖北外贸规模迈上7000亿元台阶。今年1至5月,外贸进出口3287.4亿元,同比增长26.9%,规模排名较去年同期跃升4位。但对标先进地区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湖北省政协委员、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华荣认为,需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加快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具体而言,陈华荣建议,锚定进出口企业过万家、进出口总额过万亿的目标,实施外贸龙头育强计划,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出海。扩大光纤光缆、汽车零部件、电子化学品等关键中间品出口,加强关键资源品进口。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离岸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鄂州等市州用好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产业带形成聚合效应。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其与无人机物流、通用航空、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有望为内陆地区开辟新的改革开放增长极。“武鄂黄黄地区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北省政协常委、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黄翠认为,应充分利用湖北省临空经济已具备的良好基础条件,打造武鄂黄黄“临空+低空经济”现代产业生态链。

黄翠建议,以武汉为中心,联动武鄂黄黄及周边航空产业相关城市,重点突破飞控、动力、机载三大系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同时,积极布局无人机等整机制造新赛道,发展低空飞行器专用复合材料。依托鄂州花湖机场顺丰中通快递、鄂东数智物流综合服务中心等,推进无人机配送规模化应用。在低空文旅方面,鼓励通用航空企业依托仙岛湖等优质水域资源及武汉市重点景区开发空中游览、航拍摄影、航空运动等特色项目。

湖北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潘世炳同样关注低空经济的发展。“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年均增速超25%,预计2025年将达85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潘世炳说,建议扩大低空飞行“地面设施网”覆盖面,推进主要城市通用机场覆盖,完善各类航空器飞行起降、充(换)电、飞行测试等基础设施。完善“飞行航线网”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飞行导航精度和安全性为导向,推进数字空域图、数字孪生、3D地图等建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