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汇川区图书馆联合区妇联、区红十字会走进板桥镇娄山关红军小学,开展“流动图书车送书”“急救知识讲座”及“‘爱心妈妈’伴读”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以丰富学生阅读资源、提升儿童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为目标,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进一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见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
流动图书车进校园 助力阅读零门槛
为满足乡村学生的阅读需求,汇川区图书馆精心挑选了1000余册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涵盖绘本、红色经典、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等多个类别,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需求。流动图书车不仅配备了书架、空调、影音系统等设施,还设置了舒适的阅览桌椅,将“图书馆”直接搬进校园,让学生们足不出校即可享受优质的阅读体验。
活动现场,“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与学生们互动频繁。志愿者利用孩子们的课间和午休时间,陪伴他们阅读,耐心解答疑问,并鼓励他们分享读书心得。这种“零距离”阅读服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今年以来,汇川区图书馆已先后走进团泽镇、泗渡镇等6个乡镇,开展流动图书车服务6场,累计服务读者超1万人次。未来,该图书馆将继续优化图书资源配置,结合数字化阅读推广,推动服务向乡村、社区、学校延伸,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急救培训进课堂 守护生命保安全
为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汇川区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师罗永义为该校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专题培训,重点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并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模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关键技能。
“如果遇到有人突然倒地,首先要确认环境安全,然后轻拍双肩、大声呼唤,判断其意识是否清醒……”罗永义一边讲解,一边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示范。学生们分组练习,培训师逐一纠正动作细节,确保操作规范。
此次培训是汇川区红十字会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加强红十字生命教育工作的意见》的具体行动。今年截至目前,汇川区红十字会联合区教体局已开展6场急救知识培训,覆盖师生2250人,其中教师初级救护员培训450人,学生普及培训1800余人。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培训,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升,“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爱心妈妈”伴读 家校社协同育人
“爱心妈妈”志愿者团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该团队由汇川区妇联牵头组建,成员包括教师、医生、社区工作者等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她们以伴读为纽带,通过讲故事、做游戏、互动问答等形式,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传递温暖与关爱。


在伴读环节中,“爱心妈妈”王女士为低年级学生讲述了红色经典故事《小英雄雨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感悟。高年级学生则在志愿者指导下开展小组阅读,围绕书籍内容展开讨论,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爱心妈妈”伴读计划已走进汇川区5所小学,累计服务学生3000余人次。该计划不仅弥补了部分家庭亲子阅读的缺失,还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家长参与阅读,促进家庭文化建设。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探索“线上+线下”伴读模式,为更多儿童提供持续性的阅读陪伴。
本次活动,汇川区图书馆通过流动图书车、急救培训及伴读服务的有机结合,构建“文化供给+亲情陪伴+安全教育”的全方位服务模式,为末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汇川区图书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全民阅读和生命教育工作,通过通过多部门协同、多资源整合,为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汇川区图书馆
编辑:黄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