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  实时讯息 > > 

45年致追梦人丨卢有纯:深圳首家五星级酒店的“花王”

2025-07-20 10:17:00

卢有纯

卢有纯在进行除草作业。

▲卢有纯(右一)与酒店副总经理布格曼(中)及酒店餐饮部经理关自然(左一)合影。

▲卢有纯在深圳南海酒店与外宾合影。

7月18日,在南油一座山坡上5000平方米的苗圃里,75岁的卢有纯戴着黄色的草帽,踩着沾满泥渍的黑雨靴,抬头瞥了眼天色,三步并作两步奔向小棚屋。他抄起倚在墙角的铁铲,利落地将门前散落的泥土落叶归拢成堆。刚忙完,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砸在塑料顶棚上,卢有纯小跑着躲进屋内。

“来深圳后,我就与这些花草树木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深圳首家获得政府五星级评定的酒店——深圳南海酒店的首批员工,卢有纯曾负责酒店的绿化管理工作。1986年3月26日,酒店举行开业庆典时,时年35岁的卢有纯就站在欢腾的人群中。“那是我第一次参加那么盛大的庆典。”他回忆道,“开业典礼上放的鞭炮是定制的,特别长,一串就能响上十来分钟。”

1

走出岭南花乡 趁年轻到深圳闯一闯

卢有纯出生于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自幼便对花草有着特殊的喜爱。陈村镇素有“岭南花卉第一镇”的美誉,花卉种植与商贸历史悠久。“听老人说,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花卉栽培和销售产业就已十分成熟。虽然我没专业学过,但从小耳濡目染,对花草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卢有纯笑着说道。

生活原本安稳平淡,但卢有纯骨子里却是个不甘平凡的人。“早听说国家在深圳办了经济特区,我一直觉得很好奇。虽然现在顺德到深圳只要一个多小时车程,但那时候感觉深圳仿佛远在天边,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趁年轻出去闯一闯。”于是,他毅然辞去工作,踏上了深圳这片热土。

1986年初的深圳,春寒料峭。卢有纯在一家园林公司找到了绿化养护的工作。“刚来深圳时我租不起房,就住在小棚屋里。”他环顾四周,指着棚屋外回忆道,“那时候,南油大厦和招商局大厦是这一带最气派的建筑,除此以外四周只有零星的低矮平房。很多来特区打工的人都像我一样,在土坡空地上搭个茅草棚或铁皮屋,就算安了家。”

那时的深圳虽然荒凉,却处处涌动着建设的热情。“那时,蛇口一带已经建起了不少外资厂和合资厂,比如国内第一家日本独资企业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几千人的大厂,一到上下班的时候特别热闹。我那时就想,要是能到这样的大企业工作就太好了。”

2

两桶水“浇”出机遇 外籍高管成为伯乐

说来也巧,没多久,卢有纯就迎来了一次特殊的机遇。

“园林公司的两个水塘距离需要灌溉的花草有点远,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挑着水桶去塘里打水。我还记得那天天气很冷,我挽着裤脚,刚提着满满两桶水从水塘边回来,一瓢一瓢地给花卉浇水。”这时,一位正在买花的外国客人突然走上前来,通过一名操着香港口音的“翻译”问我:“这些花是不是你照料的?”我点点头:“是的。”他又指着旁边的绿植问:“那些也是你照料的吗?”我再次点头。他笑了笑,就转身离开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他又拿着名片折返回来,塞进我手里说:“欢迎你来找我。”

送走这位神秘的客人后,我低头一看,名片上赫然印着:深圳南海酒店副总经理布格曼。与他同行的那名“翻译”,则是深圳南海酒店餐饮部经理关自然。后来我和同事打听才得知,深圳南海酒店是一家即将开业的高端酒店,待遇一定不会差。我很快联系了他们,他们让我尽快到酒店面谈。

“我高兴极了,当天就骑上自行车去酒店看看。从南头关到深圳南海酒店,我骑了将近一小时。现在的南海大道,那时还叫工业大道,路面全是泥土,一直骑到东滨路才变成水泥路。我越骑越快,心里也越来越激动。到了酒店,我简直惊呆了——没想到酒店这么豪华,这么漂亮!”

当时内地工资普遍几十元,而深圳南海酒店给开出了250元的月薪,还包三餐。“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心里满是感激,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干。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5年。”

3

严格实行打卡制 25年只迟到一回

1982年,我国鼓励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南海石油勘探,约300名专家长期驻扎蛇口工业区。为解决其食宿问题,招商局集团与香港美丽华集团合作,联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共同投资兴建深圳南海酒店。

为打造专业团队,酒店聘请德国籍的副总经理,从美丽华集团抽调数十名香港资深员工负责管理,同时从北京、上海等地选拔新员工。“入职后我才发现,酒店三百多名员工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有不少外籍同事。我能被录用算是‘破例’。”卢有纯回忆道。

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初来乍到的卢有纯深感震撼。每位员工入职时都会领到一本手册,其中明确规定了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例如,严禁侵占物资、索贿或收受回扣。曾有员工因私拿酒店纸巾被开除。做得好收入高,做不好立马走人,这就是规矩。”卢有纯感慨地说。

酒店下设管家部、工程部、保安部、旅运部、采购部、财务部等十来个部门。各部门制服风格鲜明,胸前别着统一铭牌,员工必须衣着整洁、面带微笑。“当时南海酒店已实行打卡制:早8点上班,午休1小时,晚5点下班。迟到1分钟扣4元。我工作了25年,只迟到过一回。”

凭借出色的服务,酒店常承接外宾接待和商务活动。“为保障安全,每层均配备监控,实现无死角覆盖。遇重要会议或活动,安保检查至少三层。因此国内外活动接连不断,尤其年末——蛇口企业常来办尾牙宴,每逢春节、圣诞节等国内外重大节日更是宾客盈门。”

在当时的中国酒店业,深圳南海酒店这套严格的管理规范具有显著的开创性和先进性,后来成为国内酒店业的服务标杆。

4

退休不退场 经营5000平方米苗圃

在酒店一干就是25年,卢有纯始终兢兢业业。他负责酒店8000平方米的绿化工作,管理5名员工,每天都要浇水、施肥、修剪、除草。“酒店管理严格,日常工作繁重。比如,8000平方米绿地的浇水就是项大工程,要忙活整个上午;除草不能用机器,全靠人工识别、手工拔除,每次都要花上好几天。”

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会议,卢有纯还要负责室内花卉的采购和布置。“每年圣诞节,我都要去平湖采购圣诞树。七八米高的树,从运输、加固底座到吊装布置、日常养护,都由我一手包办。”凭借精湛的园艺技术,他养护的植物总是生机勃勃,同事亲切地称他为“花王”。“这个外号越叫越响,后来连我制服上的铭牌都成了‘卢花王’。”说起这个,他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辛勤耕耘终有收获。“在深圳,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作为专业技术工,我的工资一度超过了部门主管。”靠着多年积蓄,2005年,卢有纯在南油小学附近购买了一套房,真正在深圳扎下了根。

2011年,60岁的卢有纯光荣退休。两年后,运营近30年的南海酒店暂别历史舞台。2017年7月1日,完成升级改造的酒店以“深圳蛇口希尔顿南海酒店南海翼”的新身份重新亮相,酒店标志性的巨帆造型和阶梯式外观被完整保留。

退休后的卢有纯也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闲不住的他全身心投入到5000平方米苗圃的经营中。“我今年75岁了,但腿脚还利索,根本闲不下来。侍弄这些花花草草,起初只是为了谋生,如今它们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望着满园葱郁,老人的眼中闪烁着热爱与满足。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